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新春致敬交通人——铁路篇

时间:2022-02-07

本文转自:央广网

新春致敬交通人——铁路篇

不一样的春节,同样的坚守。当您开始欢度佳节,或是走亲访友。总有一群人,在车站、在机场、在港口、在高速路上,用他们默默的坚守,守护您一路平安;用他们平凡的举动,祝福您与亲人的团聚!

除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倒上佳酿,摆上菜式,华夏儿女的美好感情在此时汇聚。祖国,是台湾同胞心里永远的牵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圆的时刻,中国唯一一位在大陆开火车的台湾人心中的家国大爱更凝结成深深的祝福;西安,疫情下的爱情浪漫而有力量,坚守在岗位上的情侣搁置自己的婚礼,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一列满载着煤炭的“慢火车”保证冬季兰州热力网和电网能源供给,点燃万家灯火,为他们送去温暖,“守车人”几十年默默奉献,守护着沿线百姓的安全。声声汽笛成了他们和孩子们的“约定”。

中国唯一一位在大陆开火车的台湾人

何志刚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机务段的火车司机,他的祖籍在台湾莲花,是唯一一个在大陆开火车的台湾籍司机。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上海,何志刚的父亲何云卿随战友一起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之后随战友留在大陆生活。1989年7月,何志刚从福州铁路技校毕业,分配到了铁路工作,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

32年间他见证了两岸铁路发展。从内燃机车司机到司机长,何志刚至今已有32年的乘务经历。他说,以前的台湾铁路发展比较快,2007年台湾设计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已经开始运营,大陆在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才有了第一条高铁铁路。福建省也是2009年温福铁路开通才有了动车,时速100公里的铁路时代。如今,最先进的动车组“复兴号”每天在八闽大地奔驰,国内铁路网更是四通八达。2019年当何志刚再次回台湾时,已经明显感觉到大陆的铁路发展已经远超台北。

1.jpg

何志刚属于专调机车,长年累月在漳州东站内调车,同时还负责一部分中欧班列的调动、编组。调车作业要把一节一节的货物编组成长长的列车,运到国内外。春运期间专调机车时刻坚守岗位,第一时间完成任务。

2.jpg

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一条窄窄的海峡,却是许多人无法逾越的鸿沟。每到春节,看到旅客都能回家团圆,何志刚心中那份期待家国团圆的心就更加热切。

何志刚的父亲17岁时来到大陆,直到65岁时,才第一次回到家乡看看亲人,也是他唯一一次回家乡探望。然而1997年,台湾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他们就与在台湾花莲的亲人失去了联系。

2020年福平铁路开通,何志刚感觉既激动又期待,激动的是铁路发展太迅速了,两岸的距离更近了一步。期待两岸能够早日联通,期待能够坐着高铁去台湾,甚至是开着火车到台湾。

满载着煤炭的“慢火车守车人” 点燃万家灯火

在高铁快速发展的年代,慢悠悠的火车反倒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从前慢”的向往。在张灯结彩的兰州闹市区内,有一列满载着煤炭的“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的穿行于街巷中,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这趟慢火车上的“守车人”。

这群“守车人”是兰州铁路局兰州车站的24名职工,目前年龄最大的五十多岁,最小的只有25岁。历经一个甲子的风雨,至今已是第三代了。敞篷的车厢、简单的桌椅、手动的刹车装置、古老的煤炉、一个钟表、一个手持喇叭,是“守车人”的全部“家当”。


3.jpg

今年54岁的张宏全是兰州铁路局兰州车站的一名调车长,在这个春节,他依然要点燃万家灯火,为他们送去温暖。兰阿铁路全长19.36公里,其中1至6公里运行区间途经闹市区,铁道毗邻居民区,老百姓推开家门,脚就伸到了铁道线上。铁路守车人始终坚守列车的最前方,因为他们要随时监控线路状况和线路两侧的环境,守护沿途百姓出行安全。

4.jpg

他改良的火车汽笛,清脆嘹亮。隔着几公里,沿途的老百姓就知道火车要来,纷纷避让。汽笛声声,也成了老张和铁路沿线孩子们的“约定”。每当列车经过,孩子都要站在家门前看火车。就这样,张宏全和他的调车班组,一年四季站在列车最前方。上山时,迎面吹来的是“夹土风”,下山时,周身绕满夹杂着煤灰的“黑旋风”,冬季作业时,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痛,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调车组职工退缩。

5.jpg

半个多世纪,69个春秋,“守车人”随“慢火车”出征,他们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他们吃苦奉献守护百姓安全。


6.jpg

7.jpg

西安,疫情下的爱情浪漫而有力量

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动车段,有这么一对90后小情侣,本来计划年前办婚礼,因为疫情被搁置,在这特殊的时期,小情侣依然坚守在岗位,对他俩来说年味儿是什么呢,年味儿是肩上责任,是有国才有家,铁路人的年味儿就藏着这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里。

8.jpg

熊洋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乘务车间随车机械师,熊洋要监控动车组运行途中状态,同时对突发故障进行处置。熊洋的未婚妻史碧龠是该段安全综合分析室监测分析组的一名TEDS分析员。她到达工作岗位后,要双眼紧盯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张通道图,鼠标依次锁定每一个部件位置,眼随手动。

9.jpg

每次上班前,熊洋都会习惯性的告诉史碧龠自己今天所值乘的车次,待史碧龠检查到熊洋值乘的列车时,就会明白他现在已经出发。到了晚上,一旦看到熟悉的车次,史碧龠就会明白爱人熊洋已值乘归来。

10.jpg

每当熊洋提及此事,都会笑着感慨:“她时不时的会用‘天眼’盯着我。”

他们学生时代均就读于同一所铁路学校,在毕业前夕,两人作为志愿者支援春运,在西安至重庆北的K1002次列车上相识。实习期结束后,本以为分道扬镳的两人竟又分到了同一个单位,彼此之间都很珍惜这段缘分。

熊洋的班制是轮乘制,史碧龠的班制是轮班制。两人休假很难碰在一起,即便两人都在家,适逢另一半下夜班休息,也都不愿互相打扰。

尽管如此,两人对待彼此也会细节满满。熊洋适逢休班,一大早便会出去买菜,爆炒小龙虾、芳香排骨…史碧龠醒来时,桌上准是一顿丰盛的晚宴。同样,只要史碧龠休班,无论熊洋退乘有多晚,史碧龠总会开着车在单位门口等他。

春运中这对恋人,一个值守在动车检修基地,用“天眼”排查动车组故障,一个“离地三尺”,随车值乘,守护着动车组运行平安,彼此都很忙碌,但却互相牵挂着。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

记者:高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